作者: 来源: 牡丹晚报 发表时间: 2023-11-01 09:34
□本报通讯员 张静冬
牡丹区大黄集镇安陵村村民张诺今年102岁,眼不花耳不聋,是当地远近闻名的老寿星。
乐于行善,勤劳好动,慷慨大度,养成了张诺的健康心态。
熟悉张诺的人都知道,她待人一直很随和。
聊起母亲,张诺71岁的小儿子张俊生说,老人从来不会生气。就连以前的饥荒年代,她都没心烦过。那时候,她像男孩子一样爬到榆树上摘榆钱,再用榆钱蒸窝头送给孩子多的人家。
72岁的村民马元朝回忆道,20世纪60年代,他吃榆树皮充饥,肚子硬邦邦地涨,父母以为他病了,就送他去医院,医生说没病。张诺听说后,送他家一小筐榆钱窝头,还给蒸了一锅槐花。马元朝说:“要不是张诺大娘送的榆钱窝头、蒸槐花,我早饿死了。”在安陵村,吃过张诺蒸馍、蒸菜的大有人在。
心满意足,坦然宽心,笑口常开,铸就了张诺的强壮筋骨。
张诺生活上很随便,家里有什么就吃什么,从不挑食。她现在还能自己做饭,但孩子们不让她做。20世纪六七十年代,家里缺粮,她参加生产队劳动时,遇见野菜就剜到篮子里,带回家当食材。
这些年,家里条件逐渐好起来,子孙们给她买了营养品,放在她触手可及的地方,可她不舍得吃喝,总是给曾孙留着。为了让她吃这些补品,孩子们就有意在她面前说“这东西放坏了,扔了吧”,她听说要扔掉就忙摆手,说“别扔、别扔,我喝”。
55岁的长孙张海中在菏泽做生意,带着家人时常回家,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奶奶请安,见到奶奶就抱起来把脸贴在奶奶脸上。每逢这时,张诺就高兴地说:“俺小亲这一口,我能多活5年”。
村党支部书记马茂雷说,张诺四世同堂,为了预防意外,老人百岁生日过后,小儿子张俊生就专门伺候母亲,白天用电动三轮车带着在村里转悠,晚上就和娘做伴。